病蟲害防治是棉花種植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提升棉花的種植效果,保障棉花植株的健康生長,應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的相關措施。植保無人機能夠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棉花種植工作結合起來,以更高效的方式達到防治棉花病蟲害的目的。這一工具的應用能夠適應棉花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生產模式,對提升棉花的種植產量和質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棉花種植經濟效益。
1 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基本要求 1.1 確定噴藥條件 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對噴藥條件有著較為明確的規定,噴藥作業的環境溫度與濕度、風力與風向等要素,主要會受到現場氣候以及天氣變化后的影響。正常情況下,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的噴藥溫度在15~30℃為宜,最高溫度不應超過35℃,因而通常需要選擇在晴朗天氣的06:00—10:00進行飛防作業。植保無人機的飛防作業濕度要求,以濕度越大越合理,對濕度較低的情況,可以通過增大無人機噴油量的方式減少霧滴蒸發量[1]。而在風向與風力的選擇上,則重點從霧滴沉積與漂移的角度,考慮在風速超過3級的情況下,霧滴的沉積就會減少,而漂移增加,對植保無人機的作業效果產生影響。因而需要確保應用無人機在殺蟲殺菌作業時,以3級風以下為標準。 1.2 規劃噴施作業方案 對于植保無人機噴施作業方案的規劃設計,主要從飛防藥劑的選用配置以及使用方法角度,在考慮農作物現場環境條件和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植保無人機的應用特點和要求,選擇合適的飛防藥劑[2]。通常情況下,用于植保無人機的非防藥劑,以水乳劑、微乳劑、乳油、懸浮劑等水基化劑為主,以內吸性藥劑為主要作用方式,讓藥劑能夠在無人機較快的飛行速度下,也能夠均勻噴灑。 而在藥劑的配置規范方面,要求作業人員能夠嚴格按照二次稀釋法的相關操作要求,佩戴好防護措施,選擇在開闊的空間配藥。在依據現場情況確定配置母液的比例后,在藥桶中加入1/3施藥液量的清水,再依次向其中加入配置好的藥劑以及助劑,充分攪拌均勻后,清洗藥桶殘留的藥液也需直接加入至藥桶中。最后在向藥桶中補充實際所需的水量。 植保無人機飛防棉花病蟲害技術應用的具體分析 相較于以往人工噴灑農藥的方式,以植保無人機實現噴灑霧化藥物,可以節省30%左右的農藥,有助于節約成本,提高農作物生產種植的經濟效益。結合棉花種植中應用植保無人機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植保無人機飛防棉花病蟲害技術的應用要點: 2.1 飛防技術要點 (1)處于飛防作業狀態的植保無人機,應能夠始終維持在一定的飛行高度標準上,其具體標準參考棉花的種植生長情況,應將植保無人機的飛行高度控制在距離棉花頂部0.5~1.8 m之間,移動行距控制在3~5 m之間,飛行速度在3~5 m/s之間。在考慮作業速度會對植保無人機形成的霧滴穿透性和漂移性產生影響的前提下,應基于以上標準實現對無人機作業參數的調整。 在棉花的早期生長階段,可以通過適當提升飛行高度和速度的方式降低其產生藥害的概率;在棉花的中后期生長階段,則需要將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和速度保持在較低的標準,通過提高藥劑沉積量的方式保證飛防作業的實際效果[3]。 (2)在飛防作業的過程中,以提升作業效果為主要目的,還應能夠從規劃設計公頃用量的角度,在明確植保無人機水泵噴灑速率、移動行距以及作業速度等相關參數之后,對實際作業范圍內每公頃地塊的用藥量進行計算。按照以往進行棉花病蟲害防治的經驗,植保無人機的棉花病蟲害防治公頃用量,以13.50~18.75 L/公頃為宜。 (3)在完成飛防作業后,應能夠重點針對實際作業過程中未涉及到的邊緣區域,應通過人工補噴的方式保障施藥作業的實際效果。 選擇項目區域進行植保無人機病蟲害防治效果的試驗,確定在試驗范圍2.4公頃,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82%,前茬棉花產量為362 kg/667 m2,病蟲害防治效率為37.4%,經由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后,病蟲害防治效率達到49.0%,棉花產量也提升至421 kg/667 m2。由此可以證實,植保無人機的應用能夠提升棉花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2.2 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現階段,當地已經可以應用無人機噴施除草劑,達到對農作物植株進行病蟲害防治的目的。在這一前提下,與棉花種植區域相鄰的玉米種植區域在應用無人機噴施除草劑時,發現棉花種植區域出現較為明顯的藥害癥狀。施藥作業中主要應用煙-硝-莠去津除草劑,在對棉花現場受害情況進行調查之后發現,緊鄰玉米地北側的樹木葉片變黃,個別果樹葉片全部干枯。在及時采取一定補救措施后,部分受害較輕的棉花癥狀有所緩解。 分析這一案例,發現在應用質保無人機飛防技術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在案例作業區域中,靠近玉米的受害癥狀嚴重,從玉米地向西北、東北方向藥害癥狀逐漸減輕,藥害癥狀分布情況符合玉米地無人機施藥因藥液漂移造成藥害的表現。由此可以驗證,無人機施藥過程中的藥液漂移情況,會對種植區域作物的生長產生直接影響。 (2)煙-硝-莠去津是玉米田常用除草劑,作用是有效防除玉米田中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這一類型的除草劑能夠滿足玉米除草的需要,對棉花等其他作物并不安全。因而在選擇作物病蟲害防治藥劑時,應基于不同作物的特點,在選擇合適藥劑類型的同時,也應兼顧藥劑可能對相鄰種植區域作物造成的病害問題。在噴灑敏感性藥劑時,應基于減少漂移危害的可能目的,將飛行高度控制在2 m左右,速度控制在5.5 m/s以內。根據風速預留足夠的安全距離,下風向在1 m/s微風,仍需要留夠10 m安全距離;3 m風速下,需要留夠至少30 m安全距離。 (3)針對棉花植株受到除草劑影響而出現病害的情況,應能夠結合應用藥劑的具體類型,依據棉花植株受害程度的不同,采取噴施調節劑、葉面肥、增加滴水施肥等能夠緩解藥害促進生長的措施。 結合以上案例分析情況來看,在棉花種植生產中應用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應重點從棉花病蟲害防治的角度,強調在無人機噴灑藥劑過程中可能受到客觀環境、藥劑種類等方面因素影響,導致棉花植株出現病害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應基于無人機飛行過程中收集到的相關參數進行優化調整,以棉花植株的生長種植規律為前提,實現對相關參數和施藥非防作業方案的規劃調整。 3 結語 植保無人機在棉花種植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結合案例區域克拉瑪依棉花種植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不僅強調應遵循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基本要求,同時也結合棉花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考慮植保無人機應用過程中可能對周邊種植作物生長情況產生的影響,對實際應用的飛防技術和施藥作業流程步驟進行適當優化調整。
2025-05-22
2024-10-14
2024-09-25
2024-09-13
2024-09-04
2024-08-28
2024-08-27
2024-08-21
2024-08-14
2024-08-13
2024-08-12
2024-07-22
2024-06-28
2024-06-28
2024-05-21
2024-05-21
2024-05-21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15
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