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地區的面貌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這一戰略的目標是實現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促進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電商助農作為一種重要的發展模式嶄露頭角,吸引了廣泛的關注[1]。電商助農不僅有望推動農村地區的農產品銷售,還為農民提供了脫貧致富的機會,同時也有助于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然而,正如所有新興模式一樣,電商助農也伴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本文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的發展現狀、問題以及對策進行深入研究。
1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的發展現狀 1.1 電商助農的基本概念 電商助農,即電子商務助力農業發展,是一種以電子商務技術為支撐,通過電商平臺連接農產品生產者和市場,促進農產品銷售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模式。其核心目標在于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電商助農的意義不僅在于為農村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渠道,也在于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品牌化水平,促進了農村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2]。 1.2 電商助農的發展歷程 電商助農的發展歷程充滿了曲折與創新。早在互聯網興起之初,電商助農的雛形就已存在。但直到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電商助農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關注,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1.3 電商助農的典型案例 以下列舉了一些成功的電商助農案例,以凸顯電商助農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以及它們對農村經濟的積極影響: 案例一: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 在中國的一些農村地區,建立了專門的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這些平臺允許農民將自己的農產品上傳至平臺,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平臺提供了在線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務,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效率和市場覆蓋面。 案例二:農產品溯源系統 一些電商助農項目采用了農產品溯源技術,通過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將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和質量信息透明化呈現給消費者。這種方式提高了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信任,也促進了農產品品牌化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存在問題 2.1 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是電商助農中的一大障礙。農民和電商平臺之間的信息流通不暢,導致了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農民難以獲得關于市場需求、價格波動和競爭情況的準確信息,這可能導致他們做出不恰當的決策,如選擇不適宜的農產品品種或定價策略。而消費者也可能無法獲取關于產品質量和價格公平性的信息。 2.2 農產品質量安全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一直是電商助農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農產品供應鏈中,質量控制難度較大,這一問題主要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及銷售環節,其中可能存在著一些潛在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如果農產品質量不穩定,消費者可能失去信心,不愿購買電商助農產品,這將對電商助農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同時也會損害農產品的聲譽和市場信任度。 2.3 物流和配送問題 農村地區的物流和配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這在電商助農中構成了一項嚴重的挑戰。農產品的及時、高效交付是確保其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然而,由于農村地區通常地理分布較分散、交通不便、道路條件較差,以及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相對欠發達,農產品的物流和配送問題變得尤為突出。 2.4 電商人才缺乏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電商助農面臨著一個顯著的問題,即電商人才的缺乏。這一問題涉及到在農村地區培養和吸引足夠的電商從業人員,以支持電商助農的發展[3]。 電商助農需要涵蓋多個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包括數字化營銷、電子商務平臺管理、供應鏈管理、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然而,農村地區通常缺乏這些領域的專業人才,這使得電商助農難以充分發揮其潛力。 3 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電商助農的對策 3.1 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電商助農是落實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想要促進鄉村電商工作的有序進行,政府、電商平臺和農戶必須齊心協力,共同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這包括擴大寬帶網絡覆蓋,提高網絡速度和穩定性,以確保農村地區能夠順暢地進行在線交易和信息傳遞。此舉不僅有助于農民更廣泛地接觸市場,也促進了農產品的在線銷售,為農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通過這一對策,可以縮小城鄉數字差距,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的數字基礎[4]。 3.2 強化質量安全監管 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電商助農的不可或缺的對策之一。通過建立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加強監管機構的職能和責任,以及鼓勵農民獲取農產品有機認證和地理標志認證等,可以確保電商助農所銷售的農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這不僅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還增強了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心,促進了電商助農的可持續發展。政府、監管機構和農民應密切合作,確保質量安全監管措施的有效實施,以維護消費者權益,推動農產品的良性循環發展。 3.3 優化供應鏈管理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推進電商助農,優化供應鏈管理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對策。通過建立更加高效的供應鏈,將農產品的生產、儲存、運輸及銷售環節有效結合,以減少資源浪費、提高供應鏈的協同性,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確保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5]。同時,供應鏈的優化還能夠幫助農民更好地適應市場波動,提高經濟收益和生產效率。政府、企業和農民的共同合作是實現供應鏈管理優化的關鍵,以確保農產品能夠高效、安全地送達市場,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的基礎。 3.4 培養復合型電商人才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提高農村民生生活水平,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并加大對電商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以培養更多的優秀電商從業者。國家有關部門設立專項基金,以吸引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返鄉創業,將發揮引領和示范的作用,帶領農戶掌握電子商務技能,了解市場趨勢,以及提高農產品的線上銷售能力[6]。通過培養多層次、多領域的電商人才,可以更好地支持電商助農的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成功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4 總結 總而言之,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電商助農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雖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詳細分析和探討。通過政府、企業和農民的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優化供應鏈和培養電商人才等對策的實施,可以推動電商助農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村振興戰略的目標,為農村經濟的繁榮和農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基礎。在未來,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技術的進步,電商助農有望為中國農村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華霞,唐慶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22,39(12). 44-48. [2]郭沛,張成鵬,李夢琪.電商助農:運作實踐、增收機理、創新績效和優化路徑[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21(5):151-160+2. [3]胡煜欣.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商助農的作用機制、問題及對策研究[J]. 農場經濟管理. 2022(1):38-39. [4]周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 2021,12(8).32-33. [5]任軒,楊靜宜.融媒體下的電商助農探索與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1):76-78. [6]任葉笛,張新茹.鄉村振興戰略下電商助農的有關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展經濟. 2022(14):65-67.
文章來源:山東省沂水縣夏蔚鎮人民政府